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9, 2010的文章

"正夯"的藥品、保健食品還是須經過"時間"的考驗!~ 諾美婷有風險 衛生署:專家評估是否下架

諾美婷有風險 衛生署:專家評估是否下架 2010年09月03日 壹蘋果 服用諾美婷會提高血壓、心跳,加重心臟病、高血壓控制不良患者的負擔,醫師呼籲勿自行購買服用。資料照片 服用諾美婷會提高血壓、心跳,加重心臟病、高血壓控制不良患者的負擔,醫師呼籲勿自行購買服用。資料照片 美國亞培藥廠生產的減肥藥諾美婷,多次傳出恐提高心臟病風險,路透昨報導,最近由亞培贊助的研究顯示確有此風險,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專家顧問小組將將開會評估是否下架。對此,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,本月16日將召開安全評估委員會做評估是否下架。 由於前天出版的美國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》,研究約一萬名五十五歲以上的肥胖成人約六年,發現對原就是心臟病高危險族群而言,諾美婷將提高心臟病或中風機率一成六,但不影響死亡率。本月十五日,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專家顧問小組將開會評估是否下架。 對此,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:「今年9/16將根據藥品在台灣使用的情形做討論,美國下架會當做評估參考,主要針對國內使用狀況如何,讓國內專家對這這份研究結果做評估。」醫師提醒,諾美婷會加重心臟病、高血壓負擔,切忌自行購買服用。 諾美婷小檔案 ◎作用:可抑制中樞神經、降低食欲,同時活化交感神經、加速新陳代謝,進而達到控制體重的目的 ◎副作用:較常見有口乾、噁心、胃痛、便祕、嗜睡、頭暈、頭痛、血壓升高等,也偶有心律不整、意識模糊、憂鬱等 ◎新增禁忌:衛生署已於今年1月將有冠狀動脈病史、鬱血性心衰竭、心律不整、中風、高血壓控制不良等病人,列為服用此藥的禁忌對象,不得服用 ◎建議:此藥經醫師處方,可有效減重,尤其是高血壓控制妥善者,如正確使用此藥,甚至可發揮降血壓作用,但切忌自行購買服用 資料來源:劉燦宏醫師、蕭敦仁醫師

教養雙面鏡 「可以」代替「不」

教養雙面鏡 「可以」代替「不」 分類:心靈成長 2010/08/29 12:25 Baby Life 2010/08/24 文/育兒生活 當孩子有不好的行為出現時,家長第一時間總會說:「不行!」,孩子反而會因為這個「不」字而更想挑戰爹地媽咪,不僅沒有改變行為,甚至更變本加厲!若是用「可以」代替「不」的態度來教養孩子,遞給孩子的都將是正面的訊息,在教養的同時也能培養孩子將來溫婉的氣質。 狀況1、孩子手上已經拿了一個玩具,卻又搶其他小朋友的玩具! 問話技巧有撇步 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附設托兒所 楊慧美 老師表示,通常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有這種霸道的行為出現,都會馬上禁止孩子,告訴孩子「不可以搶!」,然而若沒有適時向孩子解釋「不可以的原因」,類似的行為在往後還是會屢屢出現。 楊慧美老師建議,父母可以先請孩子放開其他幼兒手中的玩具,接著調整自己的問話技巧,例如問孩子: 「你拿了別人的玩具,那你手上另一個玩具怎麼辦?你想要它孤零零的嗎?」,若孩子能跟孤獨的心理產生共鳴(平常爸媽可能要上班,孩子自己一個在家或許可以體會到),或許就會放下原本想搶的物品,繼續陪伴自己手上原有的玩具。 與孩子一起訂出規則  父母制定的規矩也很重要, ●在孩子玩玩具之前,可以先跟孩子約定一次只能玩一種, ●如果想要玩其他的玩具,可以跟別人用「交換」的方式, ●教導孩子想要玩別人的玩具前,一定要先詢問對方的意願。 當然說一次不見得馬上有效,孩子的行為也很難立刻改正過來,只要多提醒孩子幾次,讓他多練習,就能漸漸培養出禮貌的習慣。 如果孩子怎樣都不聽勸, 父母也可以跟孩子模擬或扮演相似的情景,如: 在孩子玩他喜歡的玩具時,父母當「搶玩具者」並將玩具拿起來,然後再問他被人家搶走玩具的感覺好不好?如果知道不好,那我們就要個乖寶寶,乖寶寶是不會搶別人玩具的。 日常生活中培養「詢問」的好習慣  其實日常生活中,就有很多機會可培養孩子「先詢問再行動」的習慣, 楊慧美 老師提醒,例如夫妻在做自己的事情時,孩子經常會在一旁吵著爸媽陪他看繪本,此時爸媽如果二話不說就馬上陪孩子,那麼孩子很有可能在往後的生活中就會認為「他想要的東西就是能馬上擁有」,間接造成看到別人手

英國醫學專家歸納出8種罹癌警訊

英國醫學專家歸納出8種罹癌警訊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:"2010/08/30 00:07" 【記者蘇湘雲/綜合外電報導】 癌症是現代人的夢魘,英國基隆大學提醒,當身體無緣無故出現以下八種症狀,包括咳血、便血、乳房有硬塊或腫塊、吞嚥困難、更年期後出血、攝護腺測試指數異常、貧血、血尿等,可能就要懷疑罹癌。特別是到了特定年齡,更要注意血尿、貧血背後病因,一發現異常趕快就醫、檢查,以免延誤病情。 英國癌症研究所發言人接受英國國家廣播公司(BBC)訪問時表示,上述症狀的確被醫界視為重要罹癌警訊,不過癌症種類多達兩百種以上,症狀也包羅萬象。最重要的是,要隨時注意身體異常變化,當身體出現不尋常症狀,或症狀遲遲未見改善,務必盡快找出病因。癌症早期階段,治療成功率較高,及早發現,才能及早治療。 基爾大學馬克‧沙普利(MarkShapley)研究團隊近日在「英國綜合醫學」期刊)發表這項歸納了25份醫學報告的研究。研究人員分析種種可疑症狀,在找出的症狀中,只要有二十分之一以上機率證明是癌症,就被列為罹癌警訊。 英國開業醫師凱文‧巴勒克拉夫(KevinBarra-clough)指出,患者年齡是重要考量,一位21歲年輕女性若有缺鐵性貧血,比較不太可能是大腸直腸癌引起,但同樣症狀發生在60歲男性身上,就要懷疑是大腸直腸癌。 另如55歲以上男性突然吞嚥困難,罹患食道癌機率便大大增加;60歲以上男女一出現尿裡帶血,也要特別留意。 【記者鍾佩芳/台北報導】咖啡因會導致乳癌?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教授表示,目前沒有研究報告佐證,但乳房有纖維囊腫者攝取過多咖啡因則會導致囊腫變大。 飲食習慣西化、日常生活中肉類和甜食比例較高的女性,罹患雌激素受體陽性腫瘤這種最常見的乳癌機率,是偏重蔬菜類飲食女性的兩倍。 愛吃紅肉、麵包等西式飲食,是否較容易得乳癌?張教授表示,目前並沒有定論,只能提供更年期女性參考,如果能減少西式飲食,加上長期控制體重的話,能進一步降低罹患乳癌的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