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老師!可以5個月後再考試嗎? 兩篇科學研究:「慢學」可以多塞50%知識,比別人厲害50%

兩篇科學研究:「慢學」可以多塞50%知識,比別人厲害50%

by Mr. 6 on November 21st, 2008, 目前有 13 則留言, 1 blog reaction
http://mr6.cc/?p=2505

有聽過「慢活」是一個不錯的養身觀念,但「慢學」呢?

慢學也是某種養生觀念嗎?

錯!它是更有效率的學習方式,而且效率可以提升高達50%!

原本只有60分,可以升到90分。

原本只背了90條,現在可背120條。

根據洛杉磯時報轉述剛從芝加哥大學出來的驚人的實驗研究報告,他們找來200位大學生,訓練他們玩一種需要動腦的地圖遊戲,這些學生許多都是電玩新手,甚至許多是從未玩過遊戲軟體的女學生。科學家在找她們過來以後,就先考她們一次,看她們拿到幾分,然後開始「訓練」一段時間,練功過後,馬上再考她們第二次。再隔一段時間,再考她們第三次。

這些學生被分成A、B、C、D四組,A組的訓練時間安排在早上,第二次考試則安排在12小時後,也就是當天晚上。而B組的訓練時間也是在早上,但考試被安排在隔天早上的同一時間,也就是24小時後。

接下來,C組則是在晚上訓練,讓他們睡一覺後,來到隔天早上(也就是12小時候)再考試。D組也是在晚上訓練,讓他們睡一覺後,在24小時後的晚上同一時間再考試。

ABCD四組的訓練長度都一樣,只是考試間隔時間不一樣。其中只有A組沒睡覺就再當天考試,而BCD三組都先睡一覺再考試。這樣四種不同的狀況,讓科學家發現了驚人的秘密。

他們從A組和B組發現,早上訓練他們之後,隨即舉行的第二次考試,結果發現果然「訓練有差」,學生們平均進步8%,但A組到了晚上再考一次,卻發現竟然「退步」了,只比當天早上訓練前進步了4%,或許是一天下來,累了,忘了?而B組等到睡一覺、隔天早上再考試,神奇的事情出現了,他們竟然比訓練前多了 10%,也就是說,睡了一覺,考出來的結果竟然比訓練之後「馬上就考」還要強!

算一算,至少強了大約50%左右。

怎麼可能?

然後,再來看在晚上訓練的C、D組,他們在訓練後立刻考試,得到7%的進步,而隔天早上就考試的C組得到10%的進步,和剛剛的「睡一覺反而變強 50%」的結果符合,而D組是隔天的晚上才考試,結果和早上考的C組的結果一樣,進步了10%。這次的實驗又告訴我們,當你睡一覺以後,不只是馬上變更強,這個「強」還是有黏度的,會一直黏到當天晚上!不會像可憐的A組,考完以後,過了一天就忘光光!

這個是非常驚人的研究結果,科學家解釋,睡眠不但會保護記憶,而且會想辦法「修復記憶」,修復之後,可能還經過「整理」,所以不但修好(回到8%),還比之前更強(來到10%)。

我以前在背書的時候,曾經聽過,早上背書雖腦筋清醒但不持久,晚上背書雖腦子較鈍但記憶力可以很持久。現在這個研究更嚇人,竟然會讓記憶更進步!

然後,另有一篇剛出來發布在《Psychological Science》期刊的的科學報告指出,UC San Diego最近結束了一個實驗,他們花很久的時間陸續找來大約1000位實驗者,讓他們吸收一些沒人知道的新知,譬如「挪威是歐洲最愛吃辣味墨西哥食物的國家」、「雪上高爾夫的發明者叫做Rudyard Kipling」……。然後,科學家將這些人分成好多組,有些組在「幾分鐘之後」就將他們叫回來,讓他們重新「復習」一次剛剛學到新知。有些組則在比較晚才將他們叫回來,有的組甚至拖了好幾個月才將他們叫回來復習。注意,無論是首次學習或回來復習,科學家皆給他們同樣的時間來做學習和復習,一視同仁。

復習之後,再過一陣子,科學家再將他們第三度找來,有的是馬上找,有的隔了好幾個月才找。這次就是要考他們,在之前讀了兩次以後的這些「新知」。結果發現了震驚的事實──

同一個時間讀第一次、復習第一次的人,愈晚找來考試的,考得就愈差。這是當然的,因為時間愈長,忘記愈快。

但是!科學家發現!第一次學習和第二次復習之間的時間愈長,他們忘得愈慢。也就是說,幾分鐘之後就復習的人,他們可能很快就忘掉了,但是幾個月後才復習的,可以記得很久、很久。這個差別,可以大到相差50%。也就是說,5分鐘後就復習的,最後只能考60分,但5個月後才復習的,最後可以考90分。

重要的是,天啊,竟然也是「50%」,和剛剛第一場實驗的結果一樣。

也就是說,你若想保證記得,但又沒什麼時間復習的話,建議就是「隔久一點再看一次」,就會記得更久。而這個長度,可以長到「幾個月」都沒關係。這已經遠遠超出許多人學習一樣事情的長度了。

所以,是否會有一個新的學習教派出現,強調「慢學」呢?

依科學的這樣的結果,最好的學習方法,並不是重覆在一個領域、一個subject裡打轉,學個三個月學程就搞定,而是──

每天都浸淫在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的資訊裡面,然後,每天讓「睡眠」先神奇的自動鞏固、強化這些資訊,再讓「隔長一點時間再復習」,來再更加強這些資訊,如果能有效率的做這樣的「慢學」,我們有可能可以比別人多學50%的東西!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東京地鐵&JR 山手線 很簡單

東京交通:站名標示漢字,但是都是日文發音(某些路線的車廂廣播有中文), 所以 建議將英文拼音也標註在你會使用到的車站或地點名稱旁,要詢問時會比較容易喔! 大車站的站務人員有些英文不錯的,超商裡都有中國學生打工,也都是很好詢問的地點喔! 2大地鐵+JR環狀鐵路系統:Tokoy Metro & 都營、JR 山手線 地鐵站的 2大系統,分別有不同的英文代號,同一地點的站名會不一樣喔!(不同線站名不一樣,也可能在同一層但不同出口端,或者不同樓層) 舉例:從東京車站→馬食橫山(東日本橋),中間到淡路町換站,但其實出淡路町的收票機對面就直接再進小川町的收票機(往下走一層樓),2站其實是在同一站區內。 例如:從東京車站回東日本橋的飯店,馬食橫山跟東日本橋是屬於同一站區(地下B1 相通),但不同出口兩個站名也是不同地鐵線。 對照google map 規劃的路線,跟手機app 規劃的是一樣 M紅線(丸之內線) 轉 S綠線(新宿線),細看map 第2張圖 粉紅色的地鐵站區圖示,綠線到達的站名是馬食橫山,出收票機後走地下通道轉個彎就能到東日本橋站。 認識 JR 山首線: 環狀山首線 綠色路線,依據住宿地點與目的地坐行程上規劃,可借助 google map 路線規劃由飯店出發到目的地。 東京地鐵 app : 智慧型手機 app 工具: 東京地鐵遊客乘車指南  ,只提供地鐵不含JR山手線喔! 日本官網  http://www.tokyometro.jp/index.html 新增說明文字  〔Suica〕購買: 購買、儲值時,請找標有 " カード ( 卡片 )" 的機器購買。 首購費用是 2000 円,含押金 500 円,加上 1500 円的車資。押金可退,並且可隨時到儲值機補充金額。 Suica 都有兒童票 ( 小兒票, 6~12 歲適用 ) ,目前是要到人工售票處買,機器還沒有賣。 餘額 如果不足最低票價時 ( 地鐵 160 円、 JR130 円 ) ,會無法入站。 出站時如果金額不足也是不能出站的,要

中醫治流行性感冒 肝是免疫力關鍵 ~ 永久蘆薈汁幫你顧肝顧健康!

中醫治流行性感冒 肝是免疫力關鍵 ~ 永久蘆薈汁幫你顧肝顧健康! 更新日期: 2010/01/15 14:04 中時健康 王雪華/台北報導 歲末年終寒流來攪局,早晚溫差大,又是流行性感冒猖獗的季節!不少感冒老病號,身體彷彿就是座人體 氣象局 ,只要氣溫開始降,總免不了猛擤鼻涕、猛打噴涕,動不動就染上感冒,只能乖乖向醫師報到。中醫認為,這些人免疫力低弱的關鍵就在肝陽不足。 治感冒什麼最有效?不少人都會選擇找西醫,拿特效藥打退燒針,這方面中醫似乎略遜一籌。可中醫師李深浦認為,這全是一般刻板印象在作怪,對中醫治感冒隨便增強免疫力、抗病毒的不了解。 中醫不是對治感冒、治流行性病毒不在行,李深浦反過來強調,中醫、中藥其實是預防重於治療,治療中增強預防作用。 內經裡有句話「冬不藏精,春必病瘟」一直被李深浦視為是中醫的至理名言,具體而微,完整表達了中醫的健康預防觀念。這裡的精,泛指的正是人體內的生命元氣。 新流感 疫苗 急就章,各種副作用新聞鬧的沸沸揚揚,中醫提醒要注重肝臟的免疫系統,以提升自體免疫力,才是對抗病毒細菌的有效方法。李深浦說,肝是人體預防疾病、病毒的重要系統,中醫向來注重肝陽,肝的陽氣,正因為肝臟扮演製造免疫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。 肝陽很重要,看看人體營養吸收流程就知道。人體由胃腸吸收食物營養,經過酵素分解,再散布到全身各處,其中全有賴肝臟肝陽將營養轉變成 熱量 、將特殊蛋白轉變成抵抗力。 肝陽好的人,李深浦舉例,製造血清蛋白、抵抗病毒的能力自然比較好,就算得到感冒、感染病毒,充其量只會覺得疲累、筋肉痛、火氣大,病毒會被抑制,恢復、好得比較快。相反的,肝養差的人,一發病就嚴重不可抑制,感冒就造成喉炎、扁桃腺炎及發炎、發燒諸現象。 不僅如此,就中醫觀點,肝跟腦還有不可分割的特殊作用,肝陽差的人,不但胃腸發酵跟營養傳導的速度跟能量都不足,還無法立即反應外界的溫度變化,發揮體溫適應能力,主動微調體溫,因此,只要一冷一熱,就很容易感冒。如果想遠離疾病威脅,不妨靠中醫養肝,以增強抵抗力。 中時健康: http://health.chinatimes.com/contents.aspx?cid=5,61&id=9177

成人牙周病 國人罹患率99.6%

成人牙周病 國人罹患率99.6% 自由 更新日期:"2009/03/29 04:09" 記者鍾麗華/台北報導 國人牙齒健康狀況有多糟?根據一項調查顯示,18歲以上成人牙周病罹患率高達99.6%,牙齒與牙肉間的「牙周囊袋」大於4至5公釐者也有46%,也有接近一半的人出現「牙周附連喪失」;定期保養牙齒者不到兩成。 醫師提醒,多刷牙、定期檢查牙齒,才能避免牙周病困擾。 簡單來說,牙周病就是牙齒「地基」出了問題,從輕微的牙齦炎,到嚴重的牙周炎。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委託台灣篩檢學會調查北、中、南、東、離島(各挑選基隆市、台北縣、彰化縣、台南縣、台東縣、連江縣)共1746人,並由13名牙醫師檢查民眾的牙齒狀況。 調查結果顯示,有8.5%的人牙齦會流血,41.8%有牙結石,34.6%牙周囊袋在4至5公釐、14.7%大於或等於6公釐者,牙周囊袋罹患率隨著年齡增加而提高,且男性比女性嚴重。 以縣市別而言,除台南縣較低外,其他縣市的罹患率在5成4到7成5之間。如以牙肉與牙齒的附連組織來看,「牙周附連喪失」4至5公釐也有48.7%。 研究也進行問卷調查,有6成8受訪者每天刷牙兩次,近6成使用過牙線,其中又以牙線棒為主,5成2的人過去一年看過牙醫,但看牙的原因主要是填補蛀牙(28.5%)、止痛(27.9%),定期保養者只有兩成。 患者心肌梗塞中風機率高3倍 國泰醫院牙科主治醫師楊岳炤說,每天刷牙至少兩次,並使用牙線徹底清潔,同時半年檢查一次牙齒,就能避免牙周病。但國人看牙醫的習慣,仍停留在「會痛才看病」。因此很多牙周病患者就醫時,已相當嚴重,半數以上已是骨頭遭到破壞的末期牙周病,牙齒鬆脫、移位,治療困難。 楊岳炤解釋,刷牙時,牙齦會流血、牙齦紅腫或觸痛就是牙周病警訊,最好儘早就醫。如果不治療會形成牙周囊袋,若囊袋超過3公釐,刷牙就刷不到,裡面會滋生無數細菌,細菌除了破壞牙周外,甚至也會透過血管跑到身體其他部位,進一步造成心肌梗塞、中風等疾病。 根據統計,罹患牙周病的患者心肌梗塞與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3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