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送給新生兒與幼兒的爸媽 ~ 洋媳婦的教育方法...令中國婆婆大開眼界~

洋媳婦的教育方法...令中國婆婆大開眼界~
分享轉貼
從Facebook看到的一篇文章....我也希望我也可以以這樣的教育方法..教我的Shermaine~

兒子去美國留學,畢業後定居美國。還給我找了個洋媳婦蘇珊。如今,小孫子托比已經3歲了。今年夏天,兒子為我申請了探親簽證。在美國待了三個月,洋媳婦蘇珊教育孩子的方法,令我這個中國婆婆大開眼界。

不吃飯就餓著

每天早上,托比醒來後,蘇珊把早餐往餐桌上一放,就自顧自地忙去了。托比會自己爬上凳子,喝牛奶,吃麵包片。吃飽後,他回自己的房間,在衣櫃裡找衣服、鞋子,再自己穿上。畢竟托比只有3歲,還搞不清楚子的正反面,分不清鞋子的左右腳。有一次托比又把褲子穿反了,我趕緊上前想幫他換,卻被蘇珊制止了。她說,如果他覺得不舒服,會自己脫下來,重新穿好;如果他沒覺得有什麼不舒服,那就隨他的便。那一整天,托比反穿著褲子跑來跑去,蘇姍像沒看見一樣。

又一次,托比出去和鄰居家的小朋友玩,沒多大會就氣喘吁吁地跑回家,對蘇珊說:「媽媽,露西說我的褲子穿反了,真的嗎?」露西是鄰居家的小姑娘,今年5歲。蘇姍笑著說: 「是的,你要不要換回來?」托比點點頭,自己脫下褲子,仔細看了看,重新穿上了。從那以後,托比再也沒穿反過褲子。

我不禁想起,我的外孫女五六歲時不會用筷子,上小學時不會繫鞋帶。如今在上寄宿制初中的她,每個週末都要帶回家一大堆髒衣服呢。

一天中午,托比鬧情緒,不肯吃飯。蘇珊說了他幾句,憤怒地小托比一把將盤子推到了地上,盤子裡的食物灑了一地。蘇姍看著托比,認真地說:「看來你確實不想吃飯!記住,從現在到明天早上,你什麼都不能吃。」托比點點頭,堅定地回答:「Yes!」我在心裡暗笑,這母子倆,還都挺倔!

下午,蘇珊和我商量,晚上由我做中國菜。我心領神會,托比告別愛吃中國菜,一定是蘇珊覺得托比中午沒好好吃飯,想讓他晚上多吃點兒。

那天晚上我施展廚藝,做了托比最愛吃的糖醋裡脊、油悶大蝦,還用意大利麵做了中國式的涼麵。托比最喜歡吃那種涼麵,小小的人可以吃滿滿一大盤。

開始吃晚飯了,托比歡天喜地地爬上凳子。蘇珊卻走過來,拿走了他的盤子和刀叉,說:「我們已經約好了,今天你不能吃飯,你自己也答應了的。」托比看著面容嚴肅的媽媽,「哇」地一聲在哭起來,邊哭邊說:「媽媽,我餓,我要吃飯。」「不行,說過的話要算數。」蘇珊毫不心軟。

我心疼了,想替托比求情,說點好話,卻見兒子對我使眼色。想起我剛到美國時,兒子就跟我說,在美國,父母教育孩子時,別人千萬不要插手,即使是長輩也不例外。無奈,我只好保持沉默。

那頓飯,從始至終,可憐的小托比一直坐在玩具車裡,眼巴巴地看著我們三個大人狼吞虎嚥。我這才明白蘇珊讓我做中餐的真正用意。我相信,下一次,托比想發脾氣扔飯碗時,一定會想起自己餓著肚子看爸爸媽媽和奶奶享用美食的經歷。餓著肚子的滋味不好受,況且還是面對自己最喜愛的食物。

臨睡前,我和蘇珊一起去向托比道晚安。托比小心翼翼地問: 「媽媽,我很餓,現在我能吃中國面嗎?」蘇珊微笑著搖搖頭,堅決地說:「不!」托比嘆了口氣,又問:「那等我睡完覺睜開眼睛時,可以吃嗎?」「當然可以。」蘇珊溫柔地回答。托比甜甜地笑了。

大部分情況下,托比吃飯都很積極,他不想因為「罷吃」而錯過食物,再受餓肚子的苦。每當看到托比埋頭大口大口地吃飯,嘴上臉上粘的都是食物時,我就想起外孫女。她像托比這麼大時,為了哄她吃飯,幾個大人端著飯碗跟在她屁股後面跑,她還不買賬,還要談條件:吃完這碗買一個玩具,再吃一碗買一個玩具……

以其人之道,還治其人這身

有一天,我們帶托比去公園玩。很快,托比就和兩個女孩兒玩起了廚房遊戲。塑料小鍋、小鏟子、小盤子、小碗擺了一地。忽然,淘氣的托比拿起小鍋,使勁在一個女孩兒頭上敲了一下,女孩兒愣了一下,放聲大哭。另一個女孩兒年紀更小一些,見些情形,也被嚇得大哭起來。大概托比沒想到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,站在一旁,愣住了。

蘇珊走上前,開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,她一聲不吭,拿起小鍋,使勁敲到托比的頭上,托比沒防備,一下子跌坐在草地上,哇哇大哭起來。蘇珊問托比:「疼嗎?下次還這樣嗎?」 托比一邊哭,一邊拚命搖頭。我相信他以後再也不會這麼做了。

托比的舅舅送了他一輛淺藍色的小自行車,托比非常喜歡,當成寶貝,不許別人碰。鄰居小姑娘露西是托比的好朋友,央求托比好幾次,要騎他的小車,托比都沒答應。

一次,幾個孩子一起玩時,露西趁托比不注意,偷偷騎上小車,揚長而去。托比發現後,氣憤地跑來向蘇珊告狀。蘇珊正和幾個孩子的母親一起聊天喝咖啡,便微笑著說:「你們的事情自己解決,媽媽可管不了。」托比無奈地走了。

過了一小會兒,露西騎著小車回來了。托比看到露西,一把將她推倒在地,搶過了小車。露西坐在地上大哭起來。蘇珊抱起露西,安撫了她一會兒。很快,露西就和別的小朋友興高采烈地玩了起來。

托比自己騎了會車,覺得有些無聊,看到那幾個孩子玩得那麼高興,他想加入,又覺得有些不好意思。他蹭到蘇珊身邊,嘟囔道:「媽媽,我想跟露西他們一起玩。」蘇珊不動聲色地說:「那你自己去找他們啦!」「媽媽,你陪我一起去。 」 托比懇求道。 「那可不行,剛才是你把露西弄哭的,現在你又想和大家玩,就得自己去解決問題。」

托比騎著小車慢慢靠近露西,快到她身邊時,又掉頭回來。來回好幾次,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托比和露西又笑逐顏開,鬧成了一團。

管教孩子是父母的事

蘇珊的父母住在加利福尼亞州,聽說我來了,兩人開車來探望我們。家裡來了客人,托比很興奮,跑上跑下地亂竄。他把玩沙子用的小桶裝滿了水,提著小桶在屋裡四處轉悠。蘇珊警告了她好幾次,不要把水灑到地板上,托比置若罔聞。最後,托比還是把水桶弄倒了,水灑了一地。興奮的小托比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事,還得意地光著腳丫踩水玩,把褲子全弄濕了。我連忙找出拖把準備拖地。蘇珊從我手中搶過拖把交給托比,對他說:「把地拖幹,把濕衣服脫下來,自己洗乾淨。」托比不願意,又哭又鬧。蘇珊二話不說,直接把他拉到貯藏室,關了禁閉。聽到托比在裡面發出驚天動地的哭喊,我心疼壞了,想進去把他抱出來。托比的外婆卻攔住我,說: 「這是蘇珊的事。」

過了一會兒,托比不哭了,他在貯藏室裡大聲喊:「媽媽,我錯了。」蘇珊站在門外,問:「那你知道該怎麼做了嗎?」 「我知道。 」蘇珊打開門,托比從貯藏室走出來,臉上還掛著兩行淚珠。他拿起有他兩個高的拖把吃力地把地上的水拖乾淨。然後,他脫下褲子,拎在手上,光著屁股走進洗手間,稀里嘩啦地洗起衣服來。
(學會認錯真的是很重要的觀念!自己加的)
托比的外公外婆看著表情驚異的我,意味深長地笑了。這件事讓我感觸頗深。在很多中國家庭,父母管教孩子時,常常會引起「世界大戰」,往往是外婆外公護,爺爺奶奶攔,夫妻吵架,雞飛狗跳。

後來,我和托比的外公外婆聊天時,提到這件事,托比的外公說了一段話,讓我印象深刻。他說,孩子是父母的孩子,首先要尊重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。孩子雖然小,卻是天生的外交家,當他看到家庭成員之間出現分歧時,他會很聰明地鑽空子。這不僅對改善他的行為毫無益處,反而會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,甚至帶來更多別的問題。而且,家庭成員之間發生衝突,不和諧的家庭氛圍會帶給孩子更多的不安全感,對孩子的心理髮展產生不利影響。所以,無論是父輩與祖輩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發生分歧,還是夫妻兩人的教育觀念有差異,都不能在孩子面前發生衝突。

托比的外公外婆在家裡住了一週,準備回加利福尼亞了。臨走前兩天,托比的外公鄭重地問女兒:「托比想要一輛玩具挖掘機,我可以買給他嗎?」蘇珊想了想,說:「你們這次來,已經送給他一雙旱冰鞋作為禮物了,到聖誕節時,再買玩具挖掘機當禮物送給他吧!」

我不知道托比的外公是怎麼告訴小傢伙的,後來我帶托比去超市,他指著玩具挖掘機說:「外公說,聖誕節時,給我買這個當禮物。」語氣裡滿是欣喜和期待。

雖然蘇珊對托比如此嚴格,托比去卻對媽媽愛得不得了。他在外面玩時,會採集一些好看的小花或者他認為漂亮的葉子,鄭重其事地送給媽媽;別人送給他禮物,他會叫媽媽和他一起拆開;有什麼好吃的,也總要留一半給媽媽。

想到很多中國孩子對父母的漠視與冷淡,我不得不佩服我的洋媳婦。在我看來,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,美國媽媽有很多值得中國媽媽學習的地方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東京地鐵&JR 山手線 很簡單

東京交通:站名標示漢字,但是都是日文發音(某些路線的車廂廣播有中文), 所以 建議將英文拼音也標註在你會使用到的車站或地點名稱旁,要詢問時會比較容易喔! 大車站的站務人員有些英文不錯的,超商裡都有中國學生打工,也都是很好詢問的地點喔! 2大地鐵+JR環狀鐵路系統:Tokoy Metro & 都營、JR 山手線 地鐵站的 2大系統,分別有不同的英文代號,同一地點的站名會不一樣喔!(不同線站名不一樣,也可能在同一層但不同出口端,或者不同樓層) 舉例:從東京車站→馬食橫山(東日本橋),中間到淡路町換站,但其實出淡路町的收票機對面就直接再進小川町的收票機(往下走一層樓),2站其實是在同一站區內。 例如:從東京車站回東日本橋的飯店,馬食橫山跟東日本橋是屬於同一站區(地下B1 相通),但不同出口兩個站名也是不同地鐵線。 對照google map 規劃的路線,跟手機app 規劃的是一樣 M紅線(丸之內線) 轉 S綠線(新宿線),細看map 第2張圖 粉紅色的地鐵站區圖示,綠線到達的站名是馬食橫山,出收票機後走地下通道轉個彎就能到東日本橋站。 認識 JR 山首線: 環狀山首線 綠色路線,依據住宿地點與目的地坐行程上規劃,可借助 google map 路線規劃由飯店出發到目的地。 東京地鐵 app : 智慧型手機 app 工具: 東京地鐵遊客乘車指南  ,只提供地鐵不含JR山手線喔! 日本官網  http://www.tokyometro.jp/index.html 新增說明文字  〔Suica〕購買: 購買、儲值時,請找標有 " カード ( 卡片 )" 的機器購買。 首購費用是 2000 円,含押金 500 円,加上 1500 円的車資。押金可退,並且可隨時到儲值機補充金額。 Suica 都有兒童票 ( 小兒票, 6~12 歲適用 ) ,目前是要到人工售票處買,機器還沒有賣。 餘額 如果不足最低票價時 ( 地鐵 160 円、 JR130 円 ) ,會無法入站。 出站時如果金額不足也是不能出...

愛上蘆薈 ~~ 蘆薈 愛與恨 & 對於資訊的無知??

愛上蘆薈 ~~ 蘆薈 愛與恨  ;  對於資訊的無知 ?? 目前 美國永久產品公司 行銷 150多 國家,提供去皮、穩定技術的純天然蘆薈產品已經4 0 年,代表通過 150 個國家級的檢驗,也代表通過時間的考驗,不像某些新生物科技商品,隱藏著未知的危害與副作用,例如:在臉部注射肉毒桿菌, 多 年前正夯,現今美國已經禁止施打,每年因此喪命的美國人不下千人!! 真的搞不懂??蘆薈經科學、醫學上的研究已經 50 年以上,到現在市面上還是有很多的書籍提供錯誤與過時的資訊!!更別提網路上的資訊!! 以下 關於蘆薈的正確資訊簡介 跟大家分享!!  要分享或傳遞也請傳正確的資訊 ~~ !! 一、蘆薈的健康世界   ( 一 ) 認識蘆薈- 1.   蘆薈是一種多汁的多年生植物,屬百合科,蘆薈屬目前在植物學中有記載的約有 250 種。 2.   一般認為蘆薈最初生長在非洲,由於航海的發展來臨,才擴展到地中海,現在在亞熱帶及熱帶區皆可看兒其蹤跡。 3.   蘆薈性喜多風乾燥的砂質土壤,外型矛狀帶刺像玫瑰花結,生長優良時長度可達 l 又 1/2 ~ 4 呎,重達 3 磅。 4.   250 種的蘆薈分屬於四種: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   真蘆薈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   樹狀蘆薈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   帶狀蘆薈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...

別逼孩子打招呼

別逼孩子打招呼 閱讀寫於 2010年9月14日 9:08 轉貼自:http://www.facebook.com/?ref=home#!/note.php?note_id=436399924719&id=403142035056 小孩子不可以這麼沒有禮貌, 趕快說阿姨好呀!」回到台灣三個星期,不管是到別人家做客,或在公共場所與人打招呼,常常遇到大人半引導、半強迫的要他們手中或懷中的幼兒跟我打招呼。 比較不怕生的孩子,總還順著大人,緬靦的輕聲說「阿姨好。」個性較為內向、敏感的,就抿著嘴、一邊往後縮,一邊鉤著眼睛看我,不說就是不說。站在一旁的大人也覺得尷尬,覺得自己沒把孩子教好,忍不住開始以責備的口吻說著:「小孩子不可以這麼沒有禮貌……」之類的話。 個兒小不表示自尊線也很低 每一回聽見大人這樣說孩子,總覺得好不忍心。我曾經是小孩,現在又天天與幼兒相處,深深了解被大人說「沒禮貌」的感覺,是一種羞愧,也是一種挫敗。羞愧的是自己不好,嘴巴不甜;挫敗的是自己做不好,讓成人失望。而這種種的感覺,都得同時在大庭廣眾、眾目睽睽之下,被揪出來。 我常想,沒有任何一個大人受得了自己在大庭廣眾下被羞辱,那為什麼我們的孩子(幼兒)應該承受呢?為什麼我們會毫不猶疑的、高高在上的,在眾目睽睽下,責備那身高只及腿或腰的幼兒呢? 或許這其中的重要關鍵就是,我們不覺得幼兒有自尊心。我們覺得他們那矮矮的身驅裡,沒有太多感覺,沒有太多自尊。所以,我們的話不會讓孩子受傷,就算受傷,也是一點點。此外,成人的話是一種教導,「孩子就是要教!」 更或許,在我們小時候,我們的自尊心也被默視了,所以現在長大了的我們,也看不見幼兒的自尊心?我們看不見那站在巨人叢裡的小小孩,對陌生人的畏怯。我們看不見小小孩的罪惡感,因為連他心愛的爸媽(甚至爺爺奶奶)也覺得他不夠好,在所有大人的注視下數落他。 是的,在眾人面前數落孩子,「教孩子」的責任是盡到了,絕對不會落人口舌。在所有的「目光」下直貼孩子標籤(沒禮貌、太吵、不聽話……),「警惕孩子」的目地達成了,好像離「好孩子」的目標也愈來愈近。但是羞辱有用嗎?以羞辱為手段的幼兒教養,會有什麼問題呢? 一、語言的暴力 在以羞辱為手段,所遇見的第一個弔詭,是語言的暴力。假如我們的社會體系認為讓一個人羞愧,會很快...